立即下载
故乡零食
2018-01-23 11:09:42 字号:


▶发饼上盖上喜字,用于结婚的回礼, 是湘潭的习俗。       图/卢七星


小花片,湖南地方传统糕点之一,历史悠久,有个名字更为贴切,叫猫耳朵。


麻圆,湖南的传统零食,是童年最甜蜜的记忆。


▲湘潭中路铺药糖,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原料是饴糖和芝麻,名字听起来有些“苦”,其实,松脆香甜。 组图/记者唐兵兵

    了解一座城市,该从它的零食开始。


    对于湘潭,有着复杂的情愫。求学四年,从来没有深入过这个地方,对于湘潭的印象停留在槟榔和灯芯糕上。今年一月,再次进入这座城市,寻找它的传统零食,走进那些还没来得及搬出老街的零食作坊。在零食中探寻一个城市的兴衰,以及儿时的深层记忆。


    湘潭,在明代中叶成为湖南的经济中心,水运让湘潭成为湖南米、谷贸易的集散地,“运粮之船,千艘云集”,富庶繁华的湘潭,自然会产生以米为原料的精致零食。


    那些精致零食的老作坊,多矗立在曾经最繁华的街道、码头,新华斋所在的半边街曾是湖南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商铺林立,商贾云集;石潭老街,往北直至涟水边的码头口。涟水河中有木渡船常年日夜摆渡,连通两岸。来往货船上溯涟河、洪江、安江,下达攸水、耒水,每天码头口总是人流如织;而中路铺,是潭衡的重要驿站,往来的香客云集。这种繁华,成就了石潭的月饼、中路铺的药糖。人们从这里离开故乡,也从这里衣锦还乡,不管是离去还是归来,那些精致、香甜的零食总会慰藉漂泊者的心,家乡久违的味道,一定是最解乡愁的。


    在水运被取代,湘潭的交通区位优势丧失之后,这些老街古镇作坊也迅速衰落下去。探究传统零食的历史,总绕不开这个城镇的兴衰史。零食,更像是一座城镇的乡愁。庆幸的是,有些零食仍坚守着传统的老手艺和老味道,它们已融入生活。


    老作坊总是有人前来“寻亲”,“前两天还来了一对老夫妇,他们已经在马来西亚定居,回湘潭到处找湘潭正宗的发饼,兴奋得像个孩子。一连买了两袋油货,说要带到马来西亚去”。半边街新华斋的老板胡军说,店里经常有这种远离故乡的“寻亲”者,这让他感到格外亲切,也颇感欣慰。他觉得,坚守传统,有生意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小小的零食里,安放着游子的乡愁。


    在城市、老街、故乡都物是人非后,那些久别故乡的人,或许只能通过更持久绵长的味觉记忆,架起与过往的桥。


    撰文/潇湘晨报记者 唐兵兵

来源:

编辑:黄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