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湘潭县乡村振兴“带头人”曹铁光:“让乡亲们都富起来是我人生最大的成就”
2020-03-20 15:36:43 字号:

????????.jpg

曹铁光查看南瓜苗

红网湘潭县分站3月20日讯(记者何新闻)走进湘潭县中路铺镇柳桥村,青山环绕、绿树掩映,村民们在连片的夏橙基地、药材基地、南瓜基地里忙碌着,一股生机勃勃的新村气息扑面而来。该村现已解决贫困户、返乡农民工1500余人就业,增加农民收入2000余万元,村内9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jpg

柳桥村金银花遍布田野

柳桥村的欣欣向荣离不开一个人的汗水和心血——村党委书记曹铁光。曹铁光是土生土长的柳桥村人,19岁回乡当起了村干部,到如今53岁,一干就是34年。这些年,他的苦干、实干,让村民腰包鼓了,村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他被评为了市“百好书记”,市级劳动模范、致富带头人。

一心为民,百姓信服

近年来,柳桥村经历过两次合村,共有7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875人,是湘潭县人口最多的村,有183名党员,成立了村级党委组织,是湘潭县唯一设党委的村。作为这个人口大村的领头人,曹铁光在做好修路、修水利等富民强村“基础动作”的同时,总在思考着如何走出一条稳定持久的富民强村路。

2018年年初,机会终于来了!柳桥村被列为种植结构连片调整区,全村6645亩耕地的种植结构须在三年内调整到位。曹铁光明白,这一机会如果不紧紧抓住,柳桥村别想谈什么发展。“之前,村里面贫富差距比较大,怎么样把村民带上富裕的道路,一直都是我心里面想的。”曹铁光说。

??????????.jpg

曹铁光上门做村民工作

然而,万事开头难,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和困难。要让种了一辈子水稻的农民,全部改种别的作物,难度可想而知。“不种田吃什么?”“是不是以后土地都收回给国家了?”面对群众的顾虑,曹铁光23天开了137个会宣讲政策,解读发展规划,并发动180多名党员,分头行动。党员、村干部“敢吃螃蟹”,主动投入组建经营主体。不到一个月时间,原本计划三年调整到位的6600多亩水田全部流转到了柳桥村土地流转平台。村民李立新说:“如果不是曹书记身体力行,我们是不会放心把农田拿出来的。”

现代农业铺起“富民强村路”

土地流转了该如何打造?“村民如此信任我,把赖以生存的土地交到我手上,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经营!”曹铁光有压力,但是更有动力。通过多方考察论证,根据地形,他决定将村里土地分为几大片区,因地制宜,引进产业,在南冲片区种夏橙,在傩塘片区种小籽花生,柳桥片区地势低洼,则以小龙虾养殖和莲鱼共养为主,不仅如此,他还根据市场需要大力发展“订单式”蔬菜种植,农民不仅能从土地流转中得到流转资金,还可以“农户+合作社”的形式实现入股分红,并通过务工赚取劳动报酬。

“在这里做了100多天了,赚了8000多元,包括屋里收入一起有10000多元,现在生活越过越好。”胡利华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其丈夫和儿子均患残疾,家庭生活困难,将自家的5亩地流转给了村上后,胡利华就在种植基地当起了工人,2019年她实现了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双增收”。

??????.jpg

村民喜获丰收

“让乡亲们都富起来是我人生最大的成就”曹铁光朴实地说,目前还有多家特色产业项目正在村里寻求合作,他们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年内完善产业布局,这是曹铁光计划的第一步。在他的设想中,5年内产业发展要形成一定态势,农民通过公司 农户、订单种植、出资或土地流转直接参股公司分红等模式,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由量到质的华丽转变,真正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托起富民强村梦。

记者手记:从19岁到53岁,当了34年村干部的曹铁光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忘我地开垦着脚下这片土地。如今,走遍柳桥村各个角落,一条条水泥村道弯弯直直的畅通至每组每户,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民和睦相处、村庄秩序井然,产业日渐兴旺,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乡村景象。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新闻

编辑:罗建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