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在标准化工作室内接待选民
群众接待记录本与代表意见资料汇编
红网湘潭县分站7月14日讯(通讯员 代奇峰)近年来,中路铺镇人大主席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推进代表工作室“三化”建设为抓手,全面夯实代表履职阵地建设,着力畅通民意表达“最后一公里”,取得明显成效。
建章立制强基础,阵地建设标准化
“为搭建好代表履职平台,我们严格按照市、县人大要求推进代表工作室‘四有’建设,迅速配备办公桌椅、档案橱柜、传真电脑等各项设备,确保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施、有工作制度、有工作记录。”镇人大主席周勇超向记者介绍道。目前,该镇建成标准化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1间,在村、社区建立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12个,在10名代表家中设立“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之家”,实现“镇-村-组”人大代表接待工作室全覆盖。同时,为确保工作室(站)的有效运转,镇人大主动对照上级人大的要求,迅速制定和完善《人大代表联系和接待选民制度》《主席团联系代表和选民制度》《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制度》等制度,为规范代表依法履职提供制度依据。
预告通知聚民智,接待选民常态化
为确保群众第一时间了解人大代表基本信息和工作动态,镇人大主席团坚持实时更新代表活动展板,重视代表接待预告通知工作,将接待群众的时间、地点、代表名单提前7天在辖区显眼位置公示,并于接待日前1天电话通知接待的人大代表,方便群众积极参与、反映情况、提出问题。该镇现有省人大代表1名,市人大代表3名,县人大代表20名,镇人大代表79名,镇人大以每月的15、25日为主要接待日,安排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定时定点接待选民,并以表格条目的形式对接待选民的次数和收集的建议、意见实行量化记录,真正使代表履职有档案、有声音、有记录。截至7月,本届人大工作室共接待选民600余人次,使代表工作室(站)、代表之家成为群众反映交流难点、痛点、堵点的畅言平台。
建言献策有回音,交办处理规范化
“想不到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值得点赞!”石潭坝村村民张梦江向来了解情况的记者欣喜的说道。原来,去年他听说镇上开设了代表工作室,专门接待群众、收集社情民意,他便将自己村组因道路拓宽造成道路不畅通、水渠水塘堵塞等问题向坐班的人大代表进行了反映,不久后,他反映的问题被镇人大主席团交办至镇群众工作站和镇水利站,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积极督促下,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周边村民的出行安全得到保障。
如何将代表收集的意见和问题进行有效交办,是代表工作室发挥作用的关键。为此,镇人大主席团形成了一套规范的交办模式。首先,将收集到的建议统一梳理汇总,属于镇域范围内的事项,转交至党委群众工作站,以交办函的形式交办至各相关站所,由各站办所于1个月内找到相应的群众答复意见后,附上答复函和群众满意度表交至人大主席团处反馈办理结果;属于省、市、县层面的工作事项,于代表接待日次日报送至县人大常委会联工委按规定程序办理。通过践行此项工作模式,形成了群众提出意见、代表提出建议、转交政府办理、人大组织反馈的工作流程,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代表建议答复满意率达100%。
截至目前,镇人大代表工作室(站)共收到人民群众意见建议500余条,当场解释、答复约450余条,交办到政府40余条,已解决30余条。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站)已成为该镇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履职、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平台。
来源:中路铺镇
作者:谷芹庆 代奇峰
编辑: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