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中国的脱贫智慧】湘潭县茶恩寺镇:“茶恩脚”走出脱贫致富路
2020-11-19 14:54:38 字号:

微信图片_20201119100010_副本.jpg

茶恩寺镇金坪村的“脚板薯”

红网湘潭县分站11月19日讯(来源 湘潭在线)“茶恩脚”是湘潭县茶恩寺镇金坪村村民罗正凯注册的紫色白薯(白薯俗称“脚板薯”)商标,在市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紫色白薯、传统白薯在金坪村一带的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年产量近2000吨,已成为当地发展现代规模农业的一个品牌产业,也是脱贫致富的一条成功出路。

11月15日,湘潭县正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正凯介绍,最近他正在抢抓晴好天气,建造冷链物流和秸秆综合利用车间,拓展“茶恩脚”绿色、高效生产手段。

身残志坚,砖厂老板改行种菜

罗正凯今年54岁,高中毕业后南下打工,在那里结识了妻子黄书艳。上世纪90年代初,两人结婚后,回到老家湘潭县茶恩寺镇创办了一家机制砖厂,辛勤劳作,诚实经营,生产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不料,1994年6月的一天,罗正凯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左脚脚跟遭机械切割,经鉴定构成四级肢残。为治伤,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砖厂不得已停办。

罗正凯伤好出院后跛着脚,干不了体力活,又没有其他挣钱技能,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全压在妻子黄书艳身上,靠种田、喂鸡艰难度日。年复一年,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努力寻找改变这种困窘局面的办法。

“种植白薯、丝瓜是茶恩寺镇的传统产业,早已名声在外,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农户不多,产值和效益不大,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商机,做大做强白薯产业。” 2013年初,罗正凯经过反复思考后,终于把心中的打算告诉了妻子。夫妻俩一拍即合,决定以种植白薯为主,丝瓜、红菜薹等为辅,兼养土鸡和鱼,于是注册成立了湘潭县正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书艳家庭农场)。除开自家承包地,还流转了别人约80亩田土,开启了再次创业之路。

与过去自给自足式的小面积种植白薯不同,规模化种植不仅需要系统的专业知识才能优质高产,还要不断了解市场信息,让产品变成商品才能增效增收。

为此,夫妻俩多渠道努力学习高效栽培技术,“男主内、女主外”分工合作,生产、销售同步进行。他们不仅通过培训取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还与省、市农科院(所)部分专业人士建立了师徒关系,时常虚心请教。

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以及产品市场影响力的逐步提升,合作社社员增加到128户、生产基地扩大到600亩,成为省农科院的白薯新品种科研基地,每年白薯种植面积400亩以上。

这些年来,罗正凯克服肢体残疾带来的诸多困难,一心扑在田间地头,通过实施白薯品种选优改良、大棚育苗、地膜覆盖、机械钻孔、秸秆基质、传统窖藏等技术,生产效益蒸蒸日上。虽然期间也经历了多次干旱、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市场销售不畅带来的心酸,但夫妻俩齐心,朝着目标勇往直前。

目前,合作社(家庭农场)每年产销白薯1200余吨,丝瓜、红菜薹等优质蔬菜约300吨,土鸡近5000只、鲜鱼1000公斤左右,年产值达到300多万元,纯利润约30万元。其中,合作社出产的新品种紫色白薯皮薄、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欢,已注册“茶恩脚”商标。

微信图片_20201119100015_副本.jpg

合作社(家庭农场)每年产销白薯1200余吨

扶贫济困,全心全意回报乡亲

多年来,罗正凯与妻子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周边村民通过发展产业增收。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人家庭,无论是合作发展种养殖业还是劳务用工,总是优先他们。

这些年,罗正凯陆续组织合作社128户社员举办绿色生态种养殖技术培训班6期,自费邀请农技专业人员讲课。在生产管理上采取“合作社(农场)+农户”的方式,实行统一育苗、统一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统一联保贷款“六统一”。凡是社员不能自行销售的农产品,合作社按保底价回收包销,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目前,合作社种植面积已达6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种植白薯、丝瓜等1123亩,累计年产白薯近2000吨 。

合作社128户社员中,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67户,有25户残疾人家庭从事蔬菜生产,罗正凯免费供应种苗、肥料和技术服务,包回收产品,年收入最高的农户超过4万元。

村民黄新群是名侏儒症患者,丈夫多病,还有一个智力残疾女儿。这些年来,罗正凯给她无偿提供种苗、肥料和技术,包销产品,每年种植2-3亩白薯,兼种水稻,纯收入有4万元左右。

同时,罗正凯夫妇还积极加入政府倡导的产业扶贫队伍,去年和今年,共承担24户78人的“直接帮扶”任务,每户每年分红2000元。

合作社产业基地日用工量10-30人不等,每年支付劳务工资10万元以上,有效解决了当地部分村民的就业增收问题,附近10多名缺乏自主生产能力的残疾人被优先安排务工,年收入数千元至2万余元不等。

村民黄文会智力偏弱,但体格强壮,其妻子有智力残疾。自罗正凯从事白薯专业化生产以来,黄文会就是“铁杆民工”、日薪从100元递增到140元,每年可以做180天左右,在10余名相对固定的民工中收入最高。

本村单身汉黄坤明右眼失明、左眼只有微弱视力,劳动能力有限;建档立卡贫困户高玉华身体瘦弱,无一技之长。罗正凯总是想办法安排他们在生产基地干些套袋、分拣等力所能及的轻闲事,每月能挣数百元至千余元 。

付出总有回报。罗正凯自强不息,乐于助人、扶贫济困的义举,深受当地村民夸赞,他经营的合作社先后荣获县、市、省级残疾人阳光扶贫示范基地,以及返乡人员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来源:湘潭在线

编辑:罗建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