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2021我们怎么干》第9期——访杨嘉桥镇党委书记周冬林
2021-03-03 09:30:37 字号: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经受住了疫情和经济运行的双重考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为县级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杨河工业园紧紧围绕“兴工强镇、惠农富民、项目驱动、统筹城乡”的战略目标,全力以赴抓好镇域工业发展及园区建设的各项工作,着力于打造杨河循环经济园,2020年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招商引资亮点纷呈,工业经济发展来势喜人。那么,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杨河工业园下一步将如何开展?有什么思路?今天,我台请来了杨嘉桥镇党委书记周冬林,就杨河工业园 “2021年我们怎么干”进行专访。

主持人:周书记,先请您和我们的观众朋友打个招呼好吗?

周冬林:主持人好!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杨河工业园。

主持人:请周书记先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杨河工业园杨嘉桥片区的基本情况。

周冬林:杨河工业园由杨嘉桥镇与河口镇共同建设,故取名“杨河”。杨河工业园作为全县强工壮县、“一区多园”战略的桥头堡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镇经济发展的龙头引擎。园区在杨嘉桥镇区域主要涉及合金、九江、铺子岭三个行政村,面积3.2平方公里。2020年我镇规模工业总产值共计完成24.02亿元,税收完成2700余万元,全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共有12家工业企业落户注册并有6家实现投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2亿元,超额完成27.29%,完成工业投资3.06亿元。目前我镇园区落户企业9家,项目均已投产。近几年招商引资新入园项目基本把握了投资强度150万元每亩以上,税收贡献5万元每亩以上的准入门槛,为增创税收和解决劳动力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园区正朝着产业主阵地、经济主引擎的方向大步迈进。

主持人: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和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刚刚听周书记说到杨河工业园2020年的发展成果喜人下阶段我们有哪些重要举措来助力园区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呢?

周冬林:园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强化招商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引进新兴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下阶段我们将统筹兼顾产业的“高低搭配”,合理把握升级转型的节奏。围绕园区已落户的项目上下游产业链做文章,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产业关联度高,互补性强的项目,引导工业园区向集约集群、高质量方向发展。

同时,利用城郊的优势,加速镇域东部片区与城区相向对接步伐,大力发展城郊经济、休闲经济。全力打造杨嘉桥镇美丽乡村暨人居环境整治金笔村示范点,结合村内湘水缘生态公园,构建集约低碳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建设湘潭县高效农旅示范村庄;加强镇内统筹,将寻笔港湿地、黑山风景区、烈雁金河打造成热门“网红”景点,发展乡村旅游业。

后面这栋红楼就是湘潭大学早期建筑群,原湘江煤矿旧址改建的。1958年,毛主席亲自关心,并在此创立了湘潭大学,亲自为湘潭大学提写校名,同时再三叮嘱家乡人民:“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建好”。2021年,我们计划对王闿运墓、湘潭大学早期建筑群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边进行保护性开发,力争打造一条文史科教走廊精品旅游线路,加速推动园区三产融合发展。

2021年,我们的经济目标是:税收增长10%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26亿元以上,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速5%。新增规上企业4家,规下工业企业12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以上,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家,限下商贸企业3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1家,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额超1.8亿元以上。

主持人:招商引资是园区持续发展的命脉所在,没有项目支撑,园区发展将丧失动力,没有项目储备,园区发展将丧失潜力。请问周书记,下阶段,园区招商引资工作会如何开展?

周冬林:下阶段,园区将集中精力抓实招商引资,一是多措并举提升招商力度和深度。拓展招商领域、发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和项目孵化,力求引进低碳环保、高技术高效益的项目。大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近期争取引进两到三家上规模的项目入园,同时储备部分土地助力招商引资。二是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将镇域范围内废弃闲置和零散的建设用地恢复成农用地,争取腾挪出更多的土地指标。落实“一会两函”和“并联审批”制度,尽快把近期已签约的通洋物流、汇鑫市政和嘉鸿包装土地报批手续完成,确保项目能顺利启动建设。三是整合多方资源,强化水、电、路等基础建设,打造服务平台,提供保姆式代办服务,为企业提供工商登记、孵化加速、股权投资、人才引进等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主持人:招商引资项目不是“空中楼阁”,最后都需要“落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要素保障工作上升到“一把手”工程来抓,周书记您在这一块有什么计划呢?

周冬林:园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到今天为止,我们踏踏实实的用了七年时间做了园区的用地规划、功能规划、产业定位等,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同时也打造了全方位对入园企业的服务。通过整合多方优质资源,成立了专门的园区服务团队,强化保姆式代办服务,打造服务平台,涵盖综合服务平台、孵化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和人才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现在我们所在的瑞嘉金属,主要从事废钢回收、加工、销售、仓储等经营业务,项目共投资1.5个亿,占地150亩,每年产生税收1.5亿以上,园区为全力推进该项目投资入驻,紧紧围绕项目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协助办理项目从工商注册、发改立项、土地报批、环评审批、施工许可、消防安评等各项手续;同时为项目推进过程中土地征拆、场地平整以及厂房建设等竭诚服务,积极协调处理项目周边矛盾纠纷,目前项目第一期建成,已经投产经营。

我们希望未来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创新发展举措,全力支持企业“入规、登高、上市、智造”,让入园的企业干好三件事儿,一是把你核心的技术、对应的产品研发好,这是实现产业化的基础;二是把你的市场定位定清楚开发好;第三个就是把你的客户维护好,其他的事情交给园区的服务团队去做。形成整个产业发展生态链当中的一个健康的分工,有人专注技术创新,有人专注产业的研究,有人专注市场推广,有人专注服务。我们希望园区是一个健康载体和服务平台,希望把杨河工业园打造成科技、创新的产业园区。

主持人:着力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是增添园区招商魅力,提高项目承载能力的重要前提,请问周书记,园区在下阶段有什么“大手笔”没有?

周冬林:下阶段我们着力建设服务型园区,营造企业和人才“愿意来、不想走”的良好环境。一是构建“跟踪服务+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健康医疗等方面的服务。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通园区部分内部道路,打造城乡服务一体化体系,将城区自来水、天然气、公交等引进园区。三是打造园区物流服务平台。依托西二环建设分布物流企业,促进园区发展空间由以前的东西走向拉链式分布向南北纵深拓展。

主持人: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一六二”工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园区如何巧借东风,借助“湘潭向北、西拓南延”的契机,谋求发展?

周冬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我们有信心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2021年我们将对园区发展总体规划重新审视和定位,深入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和“一六二”工程,锁定“百强进位、文明提质”的县域目标,依托园区优越的区位优势,结合市委市政府“湘潭向北、西拓南延”战略和推进长株潭一体化融城的宏观契机,随着“两干一轨”项目深入,打造西二环经济带,将杨河工业园扩容增效;借力“垃圾焚烧发电”和“湘钢循环经济”项目等优势,大力推进循环产业园建设,继而打造经济洼地,打造湘潭市西部新的发展增长极,为“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杨河工业园虽然是定位在工业,但要拓宽发展视野,加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发展广度和深度。2021年,园区将坚持“科学发展、布局合理、定位准确、特色突出”的指导方针,加快有特色、有亮点的规划编制出台,突出鲜明的主导产业,高起点、前瞻性的做实产业规划。在结合园区机械制造、建材、彩印包装、物流、饲料加工等现有产业基础上,结合我们本地特色资源优势,把“特产”用足用活,譬如:杨嘉桥镇海泡石矿藏丰富,被誉为“中国海泡石之乡”,完全可以考虑把海泡石粗加工引进园区;通过湘钢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入驻,可以尝试打造废钢循环经济产业园,并引进报废汽车拆解等项目入园,助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阵地建设,打造园区亮点特色,突出园区竞争优势,助推园区高效发展,确保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为建党百周年献礼!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杨嘉桥镇党委政府衷心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杨嘉桥镇和杨河工业园的关心和支持,也诚挚邀请省内外客商来杨河投资兴业,祝愿杨河明天更美好,县域百强不断进位提升,谢谢大家。

主持人结尾语:好的,非常感谢周书记今天参加我们的访谈。我们希望2021年杨河工业园杨嘉桥片区继续围绕“兴工强镇、惠农富民、项目驱动、统筹城乡”的战略目标,圆满的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感谢您收看我们的节目,《2021我们怎么干》,我们下期再会!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辉军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