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融媒体中心4月28日讯(来源:湘潭在线)4月25日,湘潭县花石镇日华村集镇区农贸市场热闹不已,150多个固定摊位不够用,还在旁边增设了50个临时摊位。市场上,蔬菜、湘莲、水果、鱼肉以及服装、小五金等日常生产生活物资齐全,摊主有本县及衡山县部分乡镇的,还有其他县、市的。
市场旁的街道车辆畅通无阻,临街门店无一出店堂经营现象,秩序井然。
日华村集镇区位于湘潭县、衡山县交界地带,主街道即是连接两县的交通要道。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这里逢农历“四、九”日赶集,有效促进了当地商贸流通和经济发展。但是,由于有市无场,商贩在主街道两边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给交通造成一定影响。而且,随着集镇区房屋逐年递增、商贩队伍日益扩大,每逢赶集日街道“肠梗阻”现象越来越严重,镇、村两级不得不经常组织人员维持秩序、疏导交通。
为有效解决日华村集镇区“马路市场”问题,原龙口乡政府(现属花石镇)和村“两委”准备修建农贸市场,但由于资金、场地等条件限制,一直未能遂愿。2018年,在上级职能部门的支持下,花石镇政府与日华村“两委”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并自筹部分资金,在主街道背后的村道边修建了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露天农贸市场,分区设置了果蔬、鱼类水产、百货、服装等固定摊位150多个。2019年又给市场加盖了钢架大棚,动员商贩入场交易。但是,部分商贩习惯了“打一枪换个地方”的营销方式,哪里人多就往哪里钻,同时考虑到农贸市场每个摊位每年要交纳数百元卫生费,不情愿进市场。“马路市场”一直禁而不绝、死灰复燃。
去年初,新一届日华村“两委”从进一步完善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入手,持续加大整治“马路市场”的宣传引导力度,规范完善农贸市场经营管理机制,强化水电供应、现场秩序维护等后勤保障服务,从而使全体商贩由“要我入场”变为“我要入场”。去年“五一”过后,集镇区马路市场彻底销声匿迹。
花石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农贸市场既可以为村集体每年创收12万元,还有效促进了当地湘莲、优质稻、畜禽产品销售,一举多得。同时,集镇区面貌和环境卫生大大改善,交通顺畅,200余家临街门店经营业务范围逐渐广泛,村内农产品电商交易也日趋兴盛。今年,日华村争取到省委组织部有关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专项资金扶持,计划在农贸市场对面新建以电商交易平台为主的农产品销售大楼。目前,项目相关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
日华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刘峰自己带头进军电商界。目前,他在湘潭市、县城区和花石镇开了17家网店,从最初的营销湘莲、优质稻等农产品,延伸到特色熟食、小家电等多个领域,为20余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他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经营,肉兔年出栏量已达30000余只,畅销本省及云、贵、川等省市,供不应求。
刘峰表示,他将与村“两委”一班人齐心协力,以办好村集体农贸市场和打造村级电商平台为抓手,充分开发利用全村2300亩水田和8000亩山地,稳步推进湘莲、优质稻、果蔬种植和畜禽、水产品养殖产业发展,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埋头苦干、勤劳致富。
来源:湘潭在线
编辑:罗建
本文链接:https://wap.xtxnews.cn/content/2022/04/28/1117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