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那先生骂我懒啦,没有学问(啰)无脸见爹娘……”这是现代著名音乐家宋扬先生1944年写的歌曲《读书郎》,几十年过去了,这首歌一直传唱不衰,我至今还能哼上几句。
我是在70年3月份(春节之后)的某一天,开始报名上小学一年级,当时我是7岁多快8岁了。家里的大人们都觉得我应该上学读书了。于是,那天清晨,在我起床的时候,妈妈就给我穿上了新衣服、新布鞋。在家人的祝福下,我背起妈妈亲手给我做的新书包;向2公里外的小学走去。
报名时,向班主任曾老师回答姓什么,叫什么,几岁了?家庭成分,询问关过了之后,我也就进了乡间学堂里的一名学生。
到1972年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邓小平复出来当国务院副总理了,他对我们开学的时间进行了改革。以前是每年3月份春季开学,从1972年起改成了9月1号开学,到1975年,我们这一届小学毕业生,全都延长半年,当时有句顺口溜叫“原地踏步踏”,于是9月1日秋季开学一直沿用到今天。
我读书小学最初是在我们仁和大队何家湾的何家祠堂,在村子的北边,学校门前有一口池塘,一到夏秋季节,池塘里面荷花竟相开放,学校也因此名之曰"荷花小学"。
学校是一座古老的四合院子,四周有高高的围墙与邻近的住户隔开,校门口装有两扇扇厚厚的樟木大门,进门两侧是教室,教室与教室,隔有小屋,作为教师的办公室兼卧室,里面是两级台阶,最高处则是学校的大礼堂,礼堂两侧各有一小门,一侧通向厨房,一侧通向厕所。
那时候的教室可不像现在这么好,房子是秦砖汉瓦式砖木结构,教室里没有完整的一块黑板,没有光滑的桌子,老师的教鞭就是一根棍子,墙上还会画着每位同学每周获得的小红花。
读书离不开教材。上学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有一段时间专门读报纸、学老三篇。
我们开始学a,o,e,i,u,ü,写1234567,刚刚学会握笔的我经常将3写错了方向,或将8用两个0串在一起,现在看起来十分可笑,可是当那些陌生的符号从自己的笔尖流淌出来,还是忍不住雀跃。
那个年代我们家境都很差,除了过年有新衣服穿,日常穿戴几乎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支铅笔用到手拿不住了,再用纸卷筒套起来接着用;铁质的铅笔盒用到上面的字迹都看不清了,还再继续使用……
读书少不了老师。我们那时的老师却不象今天这么正规,全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老师中有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之分。
每当回忆小学生涯的时候,我时常会怀念起从小学三册到九册的班主任何辉老师,她当年也是民办教师中的一员!每当班里有不好好学习的同学,何辉老师都是上门做家访,了解其中的仔仔细细有的孩子确实是没有弄懂弄通,何辉老师就不厌其烦的给其补课,也没有什么补课收钱一说!
小时候最喜欢上的课就是音乐课和体育课。可惜那时没有一个专业教师,但即便这样,记忆最深的还是老师教的一些歌和游戏。老师大多不识谱,教歌也不写出歌词,只是她唱一句,我们学一句,很多都是鹦鹉学舌,不知其意的。
“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这首《上学歌》就是我们小学所学的第一首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爱祖国,爱人民……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我在马路边到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凡此种种,这样的歌曲你还记得吗?也许你已经淡忘,然而就是这样的歌曲伴随着我们一步步走来、一点点成长!
上体育课一般都是做游戏,老师和我们玩的游戏也都是些古老的游戏,百玩不厌。下课了,女孩子喜欢玩打沙包、丢手绢、跳橡皮筋,男孩子喜欢玩:打陀螺、拍洋片、打弹珠、抓知了、斗蛐蛐等。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乐趣和故事,现在的你,还能记得儿时的童谣吗?
放学排队,那绝对是童年校园里的经典特色生活之一。上学和放学的路上,队列中的我们,唱着不太熟练的歌曲,全然不顾表情,构成了乡间崎岖小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时光匆匆,五十多年过去了,母校早已被拆迁而不复存在,我的启蒙老师有的也已驾鹤西去,可儿时的记忆却是那么清晰。
现如今,一个孩子读书,牵连着多少人的心。新学期的到来,等待孩子的不仅是同学之间的“久别重逢”,还有这个兴趣班,那个提高班,如果是毕业班的孩子,接下来的一年时光将是他没有硝烟的战场,只是不闻枪炮声,就闻读书声罢了。
那么,我们的孩子到底为什么读书学习呢?很赞成这样的观点:人需要让自己有文化的根基,需要了解自己的血脉源头在哪里,需要一种内心的定力和修养去面对这个世界,这些都需要读书学习。
社会在竞争中进步,优胜劣汰是规律。我们看到的优胜者,也不完全是学习优秀者,要想一生都优胜,自信很重要。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有自信,就不要用分数来挫败他,而是让他从小就看到自己的成功。读书是和工作、事业有联系,但工作、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仅仅靠书读得好。
小呀么小儿郎,背起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那风雨狂……
学习文化学做人,不怕未来多艰难,自信坚强勇于闯,做个真正好儿郎。
来源:楚国良
作者:楚国良
编辑:王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