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融媒体中心3月9日讯(通讯员 杨娆)“我们老年人在家里无聊,能不能组织一点活动?”“我这个老年手机怎么搞养老认证?”“现在是春耕备耕时期,作为种粮大户,你们有没有什么意见反馈?”近期,易俗河镇村(居)民代表纷纷走基层、入群众,不断推进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着力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治理出实效,无物业小区焕新颜
走进棉织厂宿舍,车辆停放有序、环境干净整洁,三两居民在小区里散步笑谈……而几个月前的棉织厂宿舍,却是另一番光景。“毕竟是老旧小区了,今天我家房顶漏水、明天你家水管坏了,后天他家厕所堵了,这些问题让居民闹心得很。”易俗河镇百花社区第六片区一组组长方章宋无奈说道。棉织厂宿舍建于1997年,是百花社区最典型的老旧无物业小区之一,共8栋楼,15个单元,有居民131户。自百花社区开展全域推进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以来,方章宋与7名居民代表通过走访收集到居民关于小区的反馈意见后,便着手开展小区整治工作,陆续维修漏水房屋3栋、水管19根共285米、路灯9盏、清理化粪池19个、疏通明沟4条、更换明沟盖板287块、修整绿化带40米、安装绿化浇灌带5条、带领居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3次。“小区路灯修好了,化粪池和明沟疏通了,水管和沟盖板换新了,绿化带修整了,我们的日子更加舒坦了,真是‘里手人’干‘里手事’啊!”居住在棉织厂宿舍的李阿姨开心说道。
棉织厂宿舍居民代表组织居民进行绿化带修整
易俗河镇下辖14个社区,共200个无物业小区,一直是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所在。易俗河镇坚持党建引领,以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为契机,组织动员组长、代表聚焦民生热点诉求,扩大管理范围、细化管理层次,着力解决无物业小区无人管、管理混乱、管理不到位等顽瘴痼疾,实现无物业小区“有清扫保洁、有物业维修保养、有绿化养护、有安全防范、有停车管理”的基本服务功能。
真心换真情,乐龄老人展笑颜
“小王啊,要不是你到我屋里来,我都不晓得这个养老认证要怎么搞,真的太谢谢你了!”烟塘村因多个项目建设征收,多数失地农民购买了养老保险,因社保政策要求,每年需前往人社局或者手机线上进行一次养老认证。烟塘村代表王再兴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部分老年人腿脚不便又多使用老年手机,于是把这一问题上报给组长雍蜜,该组当即组织代表上门为老年人进行养老认证,这才有了开头温馨的一幕。除了为老年人解决难题,易俗河镇村(居)民代表在开展“五个一”走访工作中,还积极收集意见建议,丰富老年人活动。云龙社区居民代表了解到部分老人对书法、绘画等传统活动很感兴趣,希望社区能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居民代表将建议经组长、片长反馈至社区。社区积极采纳建议,举办“情暖夕阳,睦邻家和”传统文化活动,邀请湘潭县剪纸文化非遗传承人冯老师现场教授非遗剪纸文化。“我们打发了时间,又交了朋友,希望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啊。”老人们参加活动纷纷赞叹道。
烟塘村村民代表上门为老年人进行老年认证
本着“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的原则,易俗河镇广泛动员村(居)民代表发挥联系服务群众桥梁纽带作用,当好“民情联络员”,通过实际行动增强服务实效,做好关乎群众的每一件事。
矛盾巧化解,真心调解暖人心
“你们一承包就是五年,我也想自己种点谷,我不同意全部承包出去。”赋江村樟树组为了避免土地抛荒,征得组民同意,决定在今年将所有的土地承包给种粮大户,协议按照每亩100元的价格承包五年,而组民何度芳因承包时间过长提出了异议,在召开户主会议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时才出现了这样一个插曲。如果组民不同意承包,种粮大户在进行耕作时就无法大面积机械化作业,土地流转效果必定会大打折扣。得知这一情况,负责联系该组的村民代表何伏华当即上报组长、片长,一同去何度芳家中做思想工作。“老何啊,我也是组上的,几十年的邻居,又是本家,我肯定要站在你的角度上考虑。你自己想种谷,收成不一定有大户好,还不如在外面做点事轻松。”“承包五年,只收四年的租金,不晓得组上搞什么名堂。”对于何伏华的到来,何度芳表现出不理解。何伏华依旧耐心解释,大户承包土地五年,第一年免租,是为了能激励他们扎扎实实治理荒地,土地质量高了,以后的流转租金自然跟着上涨。“我也只看着眼前面的,没有想这么多,还累你跟我讲这么多,我这就去签协议。”何度芳摸了摸头,不好意思地说道。
从群众中选出来的代表,就要怀揣着一颗为民之心。易俗河镇充分动员老党员、老干部、乡贤力量,利用人缘好、情况熟的优势,积极引导村(居)民代表用真心参与矛盾纠纷调解,以情感人,打动人心,为基层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开辟一条新路。
易俗河镇开展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以来,聚焦民心关切、聚合代表力量,靶向发力,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解法。据悉,该镇共划分为257片,选出组长1487名,代表5551名,共联系96683户,自村(居)民代表开展“五个一”走访以来,共收集民情民意1244件,其中调解矛盾纠纷82件,协调解决其他事项913件。(完)
来源:易俗河镇
作者:杨娆
编辑:宋倩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