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史海钩沉】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一一"天下第一壮县"略考
2024-06-11 08:24:48 字号:

微信图片_20240611081800.png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6月11日讯(通讯员 楚国良)光绪《湘潭县志》记载:“自前明移县治以来,杨梅洲至小东门岸,帆樯蚁集,连二十里,廛市日增,蔚为都会,天下第一壮县也。"语出光绪十五年刊《湘潭县志》之货殖篇,可见是就经济繁荣和实力而言。可能因为清代大儒王闿运本来就是湘潭人,说湘潭县的“天下第一”,多少有点老乡眼里出西施的情结。

壮之一字,在字典上壮字的本义是人高大,泛指强壮有力,强盛。也可以用作动词,表示加强,使壮大。

壮县即富庶繁盛的县。《新唐书·杜洪传》:“ 神福 ……以 永兴 壮县,馈餫所仰,既得鄂半矣,遂进围鄂州。” 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二:“壬辰早发苏稽,午过 符文镇 ,两镇市井繁遝,类壮县。” 明·归有光《送嘉定县令序》:“ 吴为东南大都,而嘉定边海,疆土最广,号称壮县。”

建国以前,湖南省境内拥有不少面积很大而又经济富足的县,这样的县,当时人们把它称之为“壮县”。“壮县”,基本上等同于人们口中的一等县,但是优于一等县。

作为湘潭县人,作为湘潭地方文化研究队伍中的一员,特行文述之,以求教方家,以正视听!

(一)地域之壮

据《(光绪)湘潭县志》简介:湘潭地处湖南中部偏东,毗邻长沙。公元前三二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长沙郡治设于湘县,即今长沙、湘潭境域。据《汉书.地理志》载:长沙国辖十三县,其九为湘南县。汉时将湘县南部析出另立湘南县,辖今湘潭、湘乡及望城县南部,县治设石潭(今湘潭县石潭镇古城村)。

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五〇二-五一九)封宗室萧退为湘潭侯,设置湘潭县,由阴山县分立,县境在今湘潭县南、株洲县、衡东县东、攸县西、安仁县北一带,县治约在衡东县石湾,属衡阳郡。隋开皇九年(589)茶陵、攸水、阴山、建宁县,并入湘潭县。其时,湘潭县域大扩;衡山县因有湘西、湘乡县并入,县域亦扩大。湘潭县治,仍在今衡东县石湾附近,隶长沙郡。

唐天宝八年(七四九),衡山县北部划属湘潭县,移县治到洛口(今湘潭县易俗河镇),辖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市县,属潭州。

宋元祐元年(约一〇九八年)县治迁至宋家桥(今湘潭市雨湖区城正街),属长沙府。

明清时实行都甲制,湘潭县辖二十一都,境域包括今湘潭市区、湘潭县、韶山市,以及株洲市区、株洲县部分地区。

民国时期是没有“市”这个行政单位的,就湖南而言,北京政府时期,即1912-1927年,湖南行政为省、道、县三级,而南京政府时期,即1927年后,是省、县二级制。而民国时期的湘潭一直是县级行政单位,不过呢,民国时期的湘潭县可比如今的湘潭市大多了。

为了弄清楚“民国时期的湘潭究竟有多大”,本人在网上搜集了很多资料,而最有价值的就是《湘潭县地理图说》民国版和一张大概堪绘于1948年的地图,《湖南分县新图》。《湘潭县地理图说(民国)》编于民国初年,纪事止于民国十一年(1922),在疆界一节中详细地描述了湘潭县地的疆界线走向,而这一文字介绍与《湖南分县新图》的图样基本吻合,笔者推断,民国时期的湘潭行政范围并没有大的变动。结合《湘潭县地理图说》可知,湘潭县最南端为双石门,最北端为大目寺,最东端为源头坳,最西端为韶山。据此书,湘潭县“其南北最长处相距约一百五十里,东西最阔处约一百四十里,积一万四千五百方中里”,即当时的湘潭县面积为3625平方公里。

图片1.png

(二)商贸之壮

从明万历元年(1573)到株萍铁路通车的1907年,湘潭持续扛鼎了334年的湖南经济中心,是全国内贸枢纽中心,对明清时期全国商品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商业社会格局。

容闳的《西学东渐记》记载:“湘潭亦中国内地商埠之巨者。凡外国运来货物,到广东上岸后,必先集湘潭分运内地,出口丝茶,必先集湘潭装箱,再运往广州放洋,以至湘潭与广州间,商务异常繁盛,陆路肩货往来于南岭者,常年不下十万人”。在明清海禁的几百年里,特别是乾隆开始,广州是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而湘潭处于千里湘江第一湾,具有独一无二的深水良港,是中国腹地“转口贸易”的中枢。滇黔粤桂物产北进中原或东出江浙,中原、江浙货物南进两广或西入川黔,都在湘潭集散;省内湘江上游,涟水、涓水流域物产多荟萃湘潭转销,日用苏广杂货,如食盐、布匹、百货、海产也都从湘潭批发,可谓是百业俱备、百业兴盛。

嘉庆《湖南省志》记载湘潭:“城总市铺相连几十里,其最稠者则在十总以上。甲乙之货云屯雾集,为湖南一大码头”所以当时有句话:“从十八总走路进城,要走一整天”,说的不是距离有多远,而是指商业有多繁华。又比如当时仅十总到十二总短短一段路上就有药材行、号、店铺390余家,全国各地药商来此采购,有“药不到湘潭不齐、药不到湘潭不灵”的“药都”之称。当时“不允许商业欺诈,不允许从业者有不良嗜好,否则将开除堂口,在湘潭药商团体中除名”的严明行规更是促进了药业兴旺。

湘潭现存的“北方五省会馆”中春秋殿后围墙上,镶嵌着一排石碑,其中有一块“棉花规例碑”,就是五省驻潭33家棉花商行“共同酌议”制定的棉花行规。行规中对各行砝码、价格、银子成色、银子与制钱的比价,装卸转运的脚力、包装钱、栈房钱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协调了各棉花行的利益,避免了内部恶性竞争,它的存在见证了当时湘潭的商业繁荣。

此外,湘潭还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小东门外的沙湾“运粮之船,千艘云集”。而其上游各州县之盐价又“俱以湘潭盐价消长为准”,湘潭十六总的盐商萧怡丰是湖南首富,其子就是电视剧《大清盐商》的原型萧芸浦。

(三)金融之壮

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湘潭的典当、银号已经较为发达。至康雍乾嘉“金湘潭”鼎盛期,随转口贸易的海量增涨,湘潭共有钱庄票号百余家。湘潭票号通汇天下,每年内外汇兑达数千万两白银,与上海、汉口、重庆等大城市钱庄齐名,是湖南的金融中心。

湘潭钱庄信誉卓著,所造的铅丝银为湘潭独有。铅丝银又名圆丝银,民间喜藏乐用。明清时,长沙、湘潭乡市通用。民国时期,政府多次禁用圆丝银,但民间仍使用,甚至上海、汉口、重庆、广州商人多到湘潭买白银,致使全国银价视湘潭为涨落。时人称湘潭为“白银王国”“白银世界”。乾隆、嘉庆时期十二总新建发源殿,与十三总天符庙举行迎神比赛,遂以库平银元宝铺路,从殿庭直到门口用约200万两银子铺成了真正的银钱地毯。

从顺治到光绪,清王朝平均每年的财政收入为4500万两白银。在全国1700多个县中,湘潭的年平均商税贡献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2%。清朝时财税贡献第一的苏州府(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0%)则下辖9县1厅,而湘潭作为长沙府的一个下辖县能有如此的财税贡献,确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壮县”。湘军兴起以后,其军饷由湖南负担,年约两百万两白银,湘潭约占八成以上。时人称“湘军军饷出湖南,湖南军饷出湘潭”。

(四)城市之壮

在明朝中叶,湘潭就吸引了大量晋商、苏商、徽商、闽商和西商,当时号称“工商十万、商贾云集”,这时湘潭已是一座十分繁荣的大都市,是享誉全国、媲美苏杭的“小南京”。

据沈璠的《登万楼》:“万家城郭青山绕,十里帆樯翠霭笼”。小南京之名不仅指湘潭商贸发达紧追南京,也有风月旖旎直逼秦淮的意思。周翼嵩有诗说:“十里楼台皆傍岸,碧波灯火彻通宵”。说的正是湘潭之夜华灯媚艳,茶楼酒肆生意火爆,大有秦淮河的风趣。明朝重臣、文学家李东阳就曾做诗“长沙少年无奈春,青衫白面不生尘。劝君莫向湘潭住,江燕衔泥解涴人”。故有人说:香艳直逼秦淮的湘潭,在脂粉浓香里泡软了半个明朝。

到清中叶,全国18行省的外埠商人在湘潭形成了七大商帮,分别是苏(江苏)、南(江南,亦称江左,包括今浙江、安徽、上海两省一市)、建(福建)、广(两广)、北(北五省,包括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甘肃)、西(江西,亦称山右商帮)、本(湖南)帮。七大商帮在湘潭建有会馆92座(超过苏州,次于武汉),码头73处,道路200余条,设有行、栈、店、庄5400余家,从城内到城外共设十八“总”(湘潭独有的街区名,源自元代,后设“十九总”,“总”作为地段名沿用至今),沿江延绵十余里,城肆规模为湖南之最,城外繁华更胜于城内,城外街市更阔于城内,于全国罕见。“杨梅洲至小东门岸,帆樯蚁集,连二十里,廛市日增,蔚为都会…”俨然一幅南方的“清明上河图”。

据出版于1915年的《最近支那经济》,当时全国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共43个,湘潭以30万城市人口排湖南第一,全国第2l位(长沙25万,排湖南第二,全国第22位)。前21位中,湘潭是唯一的县城。

(五)人文之壮

王闿运在光绪年刊《湘潭县志·序》中,用“科举甲于长沙”、“经学著于列县”、“六艺抗于九府”三句话概括了当时湘潭县社会人文盛况。

又据旧县志所载,有清以来的两百年间,湘潭全县学子参加科举考试,共中进士81人,其中有状元、榜眼(一甲第二名)、探花(一甲第三名)各1人。

明代中期后,湘潭出现过三次人才高峰。

第一次人才高峰,出现在明中叶至清嘉庆年间,多是科举入官的,例如命“万楼”之名的明末礼部尚书李腾芳,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能臣”的陈鹏年,主持岳麓书院27年的大教育家罗典等。

第二次人才高峰,出现在近代晚清。以“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左宗棠,两广总督袁树勋,晚清著名国学大师王闿运、叶德辉等为代表。

第三次人才高峰,出现在20世纪初的清末,有中国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捐躯的第一人刘道一,辛亥革命元勋刘揆一,旷代逸才杨度,“南方财神”实业家梁焕奎,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以及为我国文化、科学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的“黎氏八骏”。

原湘潭市文广新局局长、现湘潭市文联主席张湘汉认为:“从空间角度上看,独一无二的交通条件造就了历史上湘潭的独特区位优势。”“从时间角度来说,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推动了商业繁荣和商业文化产生,通达四海的交通要塞,孕育了放眼天下的胸怀;繁荣富强的经济成为向外发展的动力;开放包容逐新的价值塑造了人们的精神……”。诚如是也,信之!

(注: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文史专家、原湘潭县档案馆馆长谭静江先生的指点,特此鸣谢!)

来源:楚国良

作者:楚国良

编辑:宋倩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