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企业之星|杨俊彦:科技赋能农业 责任点亮乡野
2025-08-19 08:51:22 字号: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8月19日讯(记者 黄成 何佳达)当无人机掠过如碧波般延展的稻田,当智能监测系统实时传输土壤数据,当华绿生态的稻米走进千家万户——90后新农人杨俊彦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从传统耕作到智慧农业的华丽蜕变。这位扎根乡土的青年企业家,以科技为笔,以责任为墨,在湖湘大地上描绘出一幅现代农业的崭新画卷。

图片1.png

“传统农业靠经验,现代农业靠数据。”杨俊彦深谙科技创新之道。为了提升水稻品质,他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将实验室搬到田间,为每一块田地量身定制种植方案。

通过引入绿色有机种植标准,公司建立了从选种到采收的全程标准化管理体系。旗下粮油品牌“20度泉香”“莲湘华绿”“华绿e家庄园”“沁耕”等产品不仅获得了绿色食品与有机产品“双认证”,更凭借过硬品质,成为了政府机关、学校食堂、华都餐饮和华天大酒店的指定大米供应商。“一粒米一叶菜,关乎的是百姓健康;一餐饭一勺汤,体现的是企业担当。”杨俊彦言辞恳切,“我的责任,就是把安全、绿色的食品端上老百姓的餐桌。”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抱团发展才有出路。”为了加快本地农业发展的步伐,杨俊彦创新推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企业负责技术标准与销售渠道,合作社组织标准化生产,家庭农场专注田间管理。通过土地托管中心提供“九代”服务,实现了从育秧到加工的全链条绿色标准覆盖。

“种子化肥有团购优惠,技术上有专业指导,销路也完全不用愁,每亩田比往年能多赚300-500元!”合作社农户老周算起了明白账。目前,该联合体已带动优质稻种植面积超10万亩,惠及农户上千家。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长期困扰农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传统处理模式不仅效率低下,更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2019年,瞄准这一痛点,杨俊彦创立了湖南沃地生态肥业有限公司,主动承接了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通过建设标准化处理中心,引进智能发酵设备,将令人头疼的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富含有机质的生态肥料,让污染源变身为"营养源"。目前,公司已形成年产5万吨有机肥的稳定产能,为破解农业面源污染、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本。

图片2.png

“科技能让农业更‘绿’,也能让产业更‘活’。”作为湖南华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沃地生态肥业有限公司的掌舵人,杨俊彦以青春之力诠释着新时代农业企业家的担当。在这位90后青年企业家的引领下,现代农业的种子正在湖湘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完)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成 何佳达

编辑:宋倩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