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融媒体中心8月29日讯(记者 黄成)近日,在湘潭县排头乡,曾经“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农产品黄荆坪辣椒,正通过“企业+村委+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焕发出前所未有的产业活力。通过本土企业湘之坊生态农庄的引领,不仅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难题,更让这颗小辣椒成为了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的“红火”产业。
“黄荆坪辣椒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企业+村委+农户’的订单模式,更离不开乡亲们的信任与支持。”在湘之坊生态农庄的辣椒加工车间内,负责人谷友利望着眼前繁忙的景象,向记者道出了产业发展的关键。
黄荆坪辣椒,又名竹根椒,是湘潭县传承数百年的本土特色品种。凭借自留种繁育的独特基因,以及当地天然磷土与优质水源的滋养,它以其色泽鲜艳、皮薄肉厚、辣中带甜的独特风味,成为湘菜中的上佳之选。然而,长期以来,由于销售渠道不稳定、种植规模零散,这一优质农产品始终未能走出“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
今年4月,湘之坊生态农庄负责人谷友利率先破局,引入“订单农业”模式。该模式由企业承诺保底价收购,村集体提供种植补贴,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户“种得出、卖不掉”的后顾之忧。“我们给农户一个明确的收购价格,他们只管安心种好辣椒,采收后直接送到农庄,完全不用操心销路。”谷友利介绍道。这一模式迅速激发了农户的种植热情,仅湘之坊一家企业,就带动了狮龙村130余户村民参与种植,预计户均年增收将超过3000元。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品质是根基,产业链是翅膀。为此,湘之坊不仅实现了从鲜椒采摘到深加工的无缝衔接,通过制作浸辣椒、辣椒酱等产品,让产品附加值实现翻倍;同时,借助新媒体的力量,通过直播带货、参加农业展会等方式,全方位提升黄荆坪辣椒的品牌知名度。“我们的黄荆坪浸辣椒,一场直播两个小时就卖出了1800单!”谷友利兴奋地回忆,“最忙的一天,我们收了4000斤鲜椒,本以为销售有压力,没想到线上线下市场反响都非常好,这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
如今,在订单模式的驱动下,排头乡的黄荆坪辣椒种植面积已从零星地块扩展为连片基地,一个初具规模的辣椒产业集群正在悄然崛起。展望未来,谷友利表示,湘之坊将继续深耕订单农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深化品牌建设,力争让黄荆坪辣椒这颗“红火”的致富果,惠及更多农户,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成
编辑:刘静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