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网络安全宣传周 | 识破 “网络陷阱”:避开那些瞄准你的钓鱼套路
2025-09-17 09:31:08 字号:

图片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您是否曾收到过“更新个人信息”的邮件,或“快递无法投递”的短信?这些看似紧急的信息,很可能就是网络钓鱼攻击的陷阱。在互联网深入生活的今天,网络钓鱼攻击早已瞄准普通人。攻击者通常利用人们的信任与疏忽,通过伪装身份、制造紧迫感等手段,窃取信息、骗取钱财。那么,究竟什么是网络钓鱼?我们常遇到的钓鱼手法有哪些?又该如何避开这些套路?今天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什么是网络钓鱼?

图片2.png

网络钓鱼是非常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攻击者往往伪装成可信赖的机构或个人,通过邮件、短信、社交媒体消息等渠道,诱骗受害者点击恶意链接、下载木马程序,甚至泄露账号和密码。一旦上当,个人和企业都可能遭受资金损失、数据泄露甚至业务中断。

常见的网络钓鱼套路有哪些?

图片4.png

1.电子邮件钓鱼

电子邮件是攻击者最常使用的钓鱼方式,攻击者伪装成可信的个人或机构(如银行、公司、政府),向受害者发送看似合法但带有恶意链接或附件的邮件。比如,复制正规公司的邮件格式,用“账户异常”“订单失效”等紧急事由给受害者制造焦虑,诱导用户点击恶意链接或下载附件,窃取账号、密码、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或植入病毒。

2.网站钓鱼

在这类诈骗手法中,骗子会做一个仿真度极高的假网站,比如仿冒淘宝、京东的购物页,甚至仿冒公司内网的登录页,来引诱受害者在假网页上输入个人信息,实施信息窃取。这些网站通常通过短信链接、搜索引擎广告传播,一旦你在上面输入账号密码、绑定银行卡,信息就会直接被骗子获取。

3.社交媒体钓鱼

你是否收到过亲朋好友这样的消息:“我手机没话费了,帮我充50,回头还你”。相信很多人都会以为是家人、朋友发来的短信。事实上,骗子会通过盗取QQ号、微信号等,伪装成你的联系人求帮忙,或者在朋友圈、微博发布“福利链接”,诱导转账或是泄露个人信息,甚至让你下载带病毒的 APP。

4.二维码钓鱼

骗子通常会制作看似诱人的二维码,比如宣称 “扫二维码立获9折优惠”“添加微信公众号即得精美礼品”等。当用户扫描这些二维码后,实际被引导至钓鱼网站。这些网站可能会要求用户输入账号密码、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等敏感内容,一旦用户输入,信息便会被骗子获取。

5.AI驱动的网络钓鱼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驱动的网络钓鱼变得愈发复杂和难以防范。这类钓鱼手段借助AI技术,实现更精准、更具欺骗性的攻击。常见的形式包括伪造身份欺诈、AI语音/换脸诈骗、视频会议诈骗等。

如何有效识别网络钓鱼攻击?

1757993298417(1).png

1.验证网站安全性

看网址域名,正规域名简洁,钓鱼网站常换字母或用长数字;查安全标识,网址栏有 “锁形图标”且开头为“https://”才安全;警惕极简页面,如果页面只有登录框、缺少导航栏,大多为钓鱼网站。

2.避开社交 / 短信陷阱

“亲友”发“充话费、代付”请求,先看账号是否异常(昵称、头像变、语气不对),谨记通过电话确认;收到“快递理赔、社保异常”短信,不直接点链接,通过官方 APP、官网或热线查询,警惕“限时处理、不操作封号”的话术。

3.防范二维码钓鱼

遇“扫码领福利、投票、查快递”,先确认来源,陌生快递抽奖卡、路边传单二维码需警惕。扫码前用安全软件杀毒,若跳转页面索要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或保证金,立即退出。

4.辨别AI伪造信息

接“亲友借钱、领导转账”语音,可通过询问共同经历验证真实性;视频通话若画面模糊、动作僵硬,让对方做挥手、眨眼等动作,Deepfake 视频常动作不连贯;收到仿冒同事的文字指令,先电话或企业微信核实,不轻易点陌生链接。

5.拒绝透露敏感信息

银行、运营商等不会主动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即使对方报出个人信息也不要轻易相信,官方机构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真伪;工作中遇索要财务数据、客户资料的请求,先确认对方身份,不随意传递。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中核集团、中核机械工程

编辑:李辉军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