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河口镇:司法所“靶向普法”走进校园 案例教学点燃青少年法治热情
2025-09-30 15:39:08 字号: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9月30日讯(通讯员 邓瑶)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来临之际,河口司法所积极创新普法形式,打破传统“单向灌输”模式,联合镇团委、碧泉律师事务所律师走进河口镇古塘桥中学,为初中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堂以“案例解码+互动问答”为主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法治课。课程围绕校园欺凌、网络隐私、家庭保护等热点问题,通过“以案释法+情景模拟”双线推进,让法律条文在生动演绎中“活”了起来。

案例切入:从“法条解读”到“风险预警”

“如果同学偷偷拍下你的照片并发到群里,算不算侵权?”碧泉律师事务所律师以一则校园真实案例开场,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肖像权、隐私权的条款,引导学生辨析日常行为中的法律边界。课程摒弃照本宣科,将抽象法条转化为“欺凌预防手册”“网络行为红线指南”等实用工具,帮助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向“主动思辨”。

11.jpg

情景互动:法治课变成“模拟法庭”

课堂上,学生分组扮演“法官”“律师”“当事人”,针对一起虚构的校园欺凌事件展开责任辩论。司法所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参与式普法不仅强化了对法律程序的理解,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收集证据、表达诉求。”课后调查显示,90%的学生认为情景模拟比单纯听课“更让人记住法律要点”。

精准对接:从“普遍宣传”到“按需配送”

此次课程设计坚持以提升实效为导向,课前通过问卷收集学生关注的法律问题,针对性优化课件内容。河口司法所负责人强调:“普法不仅要‘送进校园’,更要‘送进心坎’。我们正探索与学校建立‘法治需求清单’机制,实现普法内容与学龄阶段的动态匹配。”

多方协同:司法所、团委、律所、学校共建“法治守护网”

活动充分发挥司法所、团委与律师事务所的专业优势,结合学校实际需求,形成“资源互补、协同发力”的普法新格局。河口司法所表示,将联合碧泉律师事务所建立“校园法律顾问机制”,定期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将课堂典型案例转化为校本法治教育资源,推动形成“授课—反馈—优化”的良性循环。

下课铃响,孩子们仍意犹未尽,围着律师追问模拟法庭案件中的责任认定与证据逻辑。“原来法律不只是条文,更是能保护我们的工具!”一名参与模拟法庭的学生感叹道。这节紧扣“青春湘潮起 法治伴我行”主题的法治课,不仅点燃了青少年的学法热情,更将法治的种子种进了他们的成长记忆中。(完)

来源:河口镇

作者:邓瑶

编辑:李辉军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