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沟机在田间来回驰骋
一道道笔直、深度一致的沟渠
科技育苗更高效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3月4日讯(记者 彭圆)春寒料峭,但在湘潭县河口镇涓水村的西瓜基地里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一台开沟机在田间来回驰骋,伴随着阵阵轰鸣,一道道笔直、深度一致的沟渠迅速在土地上延伸开来。
以往,春耕开沟是一项极为繁重的体力活,农民们需手持农具,一锄一锄地挖掘,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人工开沟很难保证深度和宽度的均匀。如今,开沟机的登场彻底改变了这一被动的局面。
“这开沟机可帮了大忙!”今年50岁的曾水连是当地有名的西瓜种植大户,她和丈夫今年流转18亩土地种植西瓜,站在田边的她难掩兴奋之情,“以前我这片十几亩的地,靠人工开沟费时费力。现在用开沟机,一天就能搞定,省时又省力。” 她介绍,开沟机作业效率极高,一天能够完成数倍于人工的工作量,大大缩短了春耕的时间周期,确保农作物能及时播种。
在她的西瓜育苗基地,也是充满了科技的力量。为应对低温,她在棚内铺设电阻丝,配合双层覆膜,在寒潮中为瓜苗造出“暖房”。这些精心管护的美都8424瓜苗,将在3月份从育苗棚移植到大棚。目前,育苗棚内瓜苗已蹿至五六厘米高,嫩绿的叶片下,电阻丝正微微发热,将温度稳稳维持在10℃以上,与外界的倒春寒形成鲜明对比。
曾水连掀开地膜一角,露出纵横交错的黑色滴灌管:“沙土存不住水,得靠精准灌溉。”曾水连现在尝试的“干湿轮作法”更显智慧:种两年西瓜后改种水稻,既杀灭土传病害,又改善土壤结构。去年水稻收割后种上的螺丝椒,如今已为土地攒足养分。“轮作就像给土地‘放假’,它休息好了,回报自然多。”她算了一笔账:头茬瓜保本,后续的收成就是利润,每亩可达五六千元。
一直以来,曾水连很喜欢参加各类乡村振兴培训班,听着专家传授的“西瓜—水稻”轮作经验如获至宝。“以前全凭经验,现在有专家指导,连电阻丝铺多密都有讲究!”她指着棚内新装的补光灯说,这些“黑科技”让瓜苗成活率提高了两成。
在这片西瓜基地里,开沟机的隆隆声和瓜农们的欢笑声交织。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湘潭县农业生产的科技底色愈发亮眼,“机械化+智能化”作业正在绘就有“智”更有“质”的别样春耕图景。(完)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圆
编辑:宋倩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