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湘潭县:鸭子田间“吃”螺忙
2025-04-07 15:07:44 字号:

图片1.png

鸭子准时奔赴“岗位”

图片2.png

鸭子捕食福寿螺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4月7日讯(记者 彭圆)近日,在湘潭县茶恩寺镇,种粮大户王平千亩连片的稻田里迎来了一群特殊“小卫士”——500余只鸭子。每天,这些鸭子准时奔赴“岗位”,在稻田里欢快穿梭,它们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捕食福寿螺,守护水稻安全绿色成长。这种别出心裁的生物防控法,不仅有效控制了福寿螺的繁衍及危害,还减少了农药使用,走出了一条绿色农业新路径。

福寿螺作为外来入侵物种,繁殖能力极强,食性繁杂,对水稻危害极大。壳高约3.5cm的福寿螺,每天可啃食12株左右水稻秧苗。在福寿螺泛滥的田块,水稻减产可达50%以上。以往,农民多依赖化学药剂灭螺,虽然效果显著,但破坏土壤结构,影响生态平衡。人工捕杀则效率低下,人力成本过高。

为破解难题,在农技专家指导下,王平尝试采用生物防控手段。利用鸭子喜食幼螺的习性,在水稻移栽前将鸭子放入稻田。这些鸭子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能敏锐啄食幼螺,一天可清理30亩稻田,让福寿螺数量大幅降低。

这种模式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鸭子在稻田里活动,不仅能疏松土壤,刺激水稻生长,其粪便还能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减少化肥使用。同时,鸭子捕食害虫与杂草,降低了农药用量,提升了稻米品质。更让人惊喜的是,这500余只鸭子每日还可以产蛋,又为王平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过去福寿螺泛滥,每年防治投入大,效果还不理想。今年尝试用鸭子治螺,效果超乎想象,不仅节约成本,大米品质也将更好,这才是真正助力‘中国碗装满中国粮’!”王平难掩喜悦地说。

今年,湘潭县将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6.5万亩、总产量 60.39万吨以上的目标任务。湘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县将根据需要,推广这一绿色防控模式,通过现场指导等方式,让更多农户掌握“以鸭治螺”、“以鸭治虫”技术,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守护好百姓的“米袋子”。(完)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圆

编辑:李辉军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