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融媒体中心5月14日讯(记者 黄成 张学)在湘潭县中路铺镇,荷塘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笔,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风淳、民心聚的振兴画卷。村实践站站长马育林带领村民通过家门口的“共富工坊”和丰富多彩的文明活动,让这个曾经普通的小村庄焕发出新的活力。
家门口的“共富工坊”
走进荷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楼,十几位村民正专注地制作立体卡通书籍。只见她们熟练地折叠纸页、粘贴立体结构,一栋造型别致的小洋房跃然于纸上。“这些书是出口海外的呢。”村民齐大姐边说边给《灰姑娘》立体场景装上小窗户。
2021年,马育林在下村走访时发现很多留守妇女困于家庭无法外出务工。掌握这一情况后,他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和文明实践志愿者全面摸排全村就业状况,积极对接镇实践所和人力资源机构,最终与外协业务公司达成合作。村里将实践站二楼改造成工坊,志愿者们则手把手地教村民掌握订单任务所需的手工技能。2024年,全村有近30人在这里稳定就业。
“以前觉得做书是文化人的事,现在我也能造出会‘动’的书。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补贴家用,真是太好了。”村民陈其采笑盈盈地说。
办到心坎里的文明活动
荷塘村的文明实践活动,件件都围着村民需求转。村里连续四年举办重阳节敬老活动,邀请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参加,大家围坐一团,剥着桂圆,嗑着瓜子,聊聊家常,还有村医生与老人们分享健康养生知识。80岁的老奶奶竖起大拇指逢人就夸:“现在过节比过年还热闹。”
环境整治也成了大家的事。村里定期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活动,设立“红黑榜”,卫生检查采取“实地查看+现场拍照+问题反馈”的方式,激励先进、督促后进。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明显提高,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
夏季的防溺水宣传、冬天大雪中的“敲门行动”、雪后的路障清理、村民用电恢复,村里文明实践志愿者们总是冲锋在前、行动在前,那一抹红马甲成为了最动人的风景。不仅如此,理论微宣讲、舞龙灯、志愿理发等特色活动的开展,也在点滴中积蓄文明的力量。2023年,荷塘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被评为“湘潭县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现在的荷塘村,村民腰包鼓了,房前屋后干净了,打牌的少了,跳舞的多了。马育林说:“乡村振兴既要让村民有钱挣,更要让大家心里暖。”(完)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成 张学
编辑:宋倩